
事故经过:某厂预热器三级椎体发生堵料,当班班长组织清堵,作业时突然有高温浮料从清堵孔喷出,灌进岗位工韩某劳保鞋内,导致韩某左脚脚踝等部位烫伤。事故造成岗位工韩某左脚脚踝等部位烫伤。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有()。
A.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,对作业危害存在侥幸心理
B.员工对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到位
C.现场监护人责任心不强,监护不到位,对员工劳保穿戴不规范的行为未及时纠正
D.安全管理不到位,现场缺少安全警示标识

ABCD
A.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,对作业危害存在侥幸心理
B.员工对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到位
C.现场监护人责任心不强,监护不到位,对员工劳保穿戴不规范的行为未及时纠正
D.安全管理不到位,现场缺少安全警示标识
ABCD
第1题
作业操作十几块板料后,就离开和另1名新工人在旁边80t冲床上配合作业。约19 时30分,当李某伸左手入模取冲孔落料时,左手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降的上模压住,李某大叫一声,在旁边冲床作业的王某见状立即跑上前去将该冲床调至“点上”状态,让李某将左手拉出。发现左手的中指已从第二指节处压断,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也只有皮肉相连。在现场的见习组长郭某立即将伤者送至医院。
根据以上场景。回答下列问题:(共22分)
1.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包括哪些部门?
2.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?
3.导致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?
4.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?
第2题
(一)伤者情况姓名:李某;性别:男;年龄:17周岁;入厂时间:×年4月14日;该职工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,并经考核合格。
(二)事故发生过程×年4月17日18时30分左右,钣金组根据生产需要,安排GE柜生产的所有人员回厂加班。经工艺员确认后,19时15分左右班组长安排王某当师傅(×年2月18日入厂)在63t气动冲床上给李某等三名新工人示范操作GE柜外箱体冲孔工序,准备让其上岗操作。该外箱板材长4600px,宽78. 125px,操作时需要两人合力将板材送入模具并扶正,其中站在机台前方的一人踩脚踏开关,完成冲压之后将成型的板材取出放好,并取出冲孔落料,另外一人取出待加工的新板材。王某讲完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后,看着李某和另外一名新工人配合作业操作十几块板料后,就离开和另一名新工人在旁边80t冲床上配合作业。约19时30分左右,当李某伸左手入模取冲孔落料时,左手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降的上模压住,李某大叫一声,在旁边冲床作业的王某见状立即跑上前去将该冲床调至“点上”状态,让李某将左手拉出,发现左手的中指已从第二指节处压断,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也只有皮肉相连。在现场的见习组长郭某立即将伤者送至医院治疗。
根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:
1、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?
2、该车间的见习组长应负何种事故责任?
3、按伤害程度分类,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?
4、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类,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?
5、该起事故违反哪些有关法律条文?
第3题
一起氨泄漏事故分析事故经过
2004年6月15日11时40分左右,该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,有少量的液氨滴漏。维修工徐某遵照车间指令,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。徐某没敢大意,首先找来操作工,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阀门;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,稀释和吸收氨味,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;又从厂安全室借来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防毒面具,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。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,阀门填料跟着冲了出来,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,并释放出大片氨雾,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,临近的甲醇岗位和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,情况十分紧急危险。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险情后,纷纷从各处提前消防、防护器材赶来。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,大量喷水压制和稀释氨雾;有时穿上防化服,戴好防毒面具,冲进氨雾中协助险处理。闻讯后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,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,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,停止系统加氨,事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,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,堵住了漏点。一起因严重氨泄漏而即将发生的中毒、着火、有可能爆炸的重特大事故避免了。
第4题
依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:
该事故调查组应包括哪些部门与成员?
该车间的见习组长应负何种事故责任?
按伤害程度分类,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?
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类,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?
试提出防止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。
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,谢谢!
第5题
(1)死者王某自身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。一是王某上班时间劳保穿戴不规范,钮扣未扣上,致使在观察过程中被翻盘滚轮辗住难以脱身,进入危险区域;二是王某在观察铺料情况时违反操作规程,未到操作平台上观察,而是图省事到导轨和导轨主柱侧危险区域,致使伤害事故发生。
(2)王某处理危险情况经验不足,精神紧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。当危险出现后,据平台运行速度和事后分析看,王某有充分的时间和办法脱险。但王某安全技能较差,自我防范能力不强。
(3)车间安全教育力度不够,实效性不强,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。王某虽然参加了三级安全教育,且现场有规章、有标语,但出现危险情况后,针对性、适用性不够,说明车间安全教育力度、深度和实效性不高,有待加强。
(4)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。通过王某劳保用品穿戴和进入危险区域作业可以看出,虽然现场挂有操作规程,但当班人员对王某的行为未及时纠正,说明职工在“别人的安全我有责”和安全执规、执法上还有死角,应当引以为戒。
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:
(1)加大安全教育力度,注重针对性,加强实效性,特别是第二、三级安全教育要讲个性,讲个体,讲个案,不留死角,不留隐患,做到安全知识和技能人人理解,人人掌握。
(2)加大安全工作的执规、执法力度,切实做到“我的安全我负责,别人的安全我有责”,相互监督,相互关心。
(3)对事发地点盘式过滤机周围增设一圈防护栏,并悬挂安全警示牌。
(4)加强节假日的安全工作管理,教育职工认真做到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,警钟长鸣。
(5)加强安全管理,认真扎实地落实安全工作严、实、细、快的工作作风。勤查隐患,狠抓整改,防患于未然。
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。
1.针对以上事故,控制危险、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哪些?
2.简述机械安全的定义。
3.现代机械安全应具有几方面的特性?
4.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及其原因是什么?
第9题
这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妇女,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。开始二人还简单地给新来工人强调一下火炮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,然后安排上岗,后来连简单的要求都不强调就安排工人上岗。事故发生当天,切引工龙某在工作台上垫上木板,用菜刀将引线切成小把,供插引工领去插引。因当时来做工的人较多,切好的引线不够用,龙某就用另一工人切过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,肩上搭着引线,在工棚内插引区来回走动,随意切引线,当龙某在工棚南段东端切引线时,发生燃烧,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,导致事故。
根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(共26分):
导致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第10题
问题:
请详细说明该事故发生的原因。
第11题
依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:
调查组成员包括哪些部门?
龙某负何种性质的责任?依据是什么?
按伤亡人数划分,该起事故属于哪种类型?
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如何采取措施防范同类事故的发生?
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,谢谢!